近日,國家知識產權局發(fā)布通知,確定中國專利保護協(xié)會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等29家機構為首批能力建設知識產權仲裁調解機構,并開展為期2年的能力建設工作。首批29個機構分布在北京等14個省區(qū)市,主要包括人民調解委員會、仲裁委員會、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。
當前,創(chuàng)新主體對通過仲裁調解方式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需求日趨旺盛,但我國知識產權仲裁調解服務還存在工作運行機制不夠高效順暢、相關機構業(yè)務重點不夠突出、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。為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部署,加強行業(yè)性、專業(yè)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,完善仲裁制度,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,積極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,國家知識產權局通過遴選一批仲裁調解機構,重點支持其加強能力建設和提高化解知識產權糾紛的水平,進而提升仲裁調解工作的社會認知度和認可度,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。 據悉,國家知識產權局計劃每年遴選確定20家至30家知識產權仲裁調解機構作為能力建設工作單位,開展為期2年的能力建設工作。爭取經過3年至5年時間,推動100家左右知識產權仲裁調解機構綜合能力的提升。(來源:知識產權報)